close

清院本清明上河圖.jpg

清明節由來

清明,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,也是掃墓祭祖的重要日子。

古代曆法家取冬至為一年之始,將一年分為十二等分,每個分點稱為中氣,再將二個中氣等分,其分點稱為節氣,十二個中氣加十二個節氣,俗稱二十四節氣。清明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節氣,約當陽曆四月四日或五日。

宋朝以後,清明最重要的活動即是掃墓,親族子孫到祖先墓前,祭拜焚香,打掃墓園,表達慎終追遠之意。  

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,故清明是少數與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。

清明節祭祖

在臺灣人口之中,有七成以上為閩南後裔,故大部分人掃墓習俗與閩南相同。

另外,民眾由於不同的祖籍與族群(福建泉州閩南人、漳州閩南人、客家人、外省人等),掃墓日期迥異,民眾並不一定會在這一天掃墓(例如客家人春節開始即可掃墓,不少漳州人則流行在上巳節掃墓。),而且因為要集合宗族親戚共赴祭掃,臺灣人向來自行調整掃墓時間,在清明或上巳前後半個月內,都是正常情況。

197545日蔣中正過世,政府將「民族掃墓節」改訂為國定假日,放假一天。並將蔣中正逝世紀念併於此日舉行。此後,愈來愈多宗族依其祖俗、並顧慮到現代人工作假期的配合,而選在清明節齊聚祭祀。在清明節這一天掃墓、祭祖,遂在臺灣成為重要而普遍的文化習俗之一。

民間清明節掃墓可分成兩種儀式,「掛紙」及「培墓」。掃墓又稱「掛紙」,除了線香、蠟燭、紙錢、燒酒、鮮花之外,是不設供品的。如設置了牲禮、粿餅等供品,則稱為「培墓」。「培墓」一次,必須要一連三年都「培墓」,通常是家中有大喜之事,才會「培墓」。少數閩南人會準備水果、白煮蛋、茶與香菸等祭拜,祭拜時口吟「果子不是禮,有掃無祭」,以表明此並非「培墓」,也可規避一培三年的規定。

在客家習俗中,掃墓祭典完畢後,還要剝蛋瞉撒在墓上,以「脫瞉」象徵新陳代謝和送舊迎新,並分發周遭圍觀的孩子粿類或錢,稱為「印墓粿」,以表示祖先德澤永留人間。

清明節吃潤餅

有些地方在清明時製作春捲,春捲又稱「潤餅」。

唐朝即有立春日吃春餅的習俗,杜甫詩句:「春日春盤細生菜」。《四時寶鏡》也提到:「立春日,食蘆菔、春餅、生菜,號春盤」。

春餅傳至閩南,一變而為清明節的應景食品。另外,據說太平天國時,捻匪作亂,蔓延到閩南泉、漳一帶,由於當時兵荒馬亂,沒有時間準備祭品,於是有人想出辦法,把所有食物捲進麵皮之中,以此祭墓。因而春捲也成為清明節的應景食品。

 

資料來源: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B8%85%E6%98%8E

http://www.folk.org.tw/dictionary/page01.htm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生死關懷 習俗 清明節
    全站熱搜

    接近天堂的樂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