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家對於喪葬的概念,來自於『禮』,是為對『周禮』的復興。此為對戰國時期的反動。

 喪葬  

圖片來自:電影《孔子》

孔子的「孝道」與「仁愛」思想
孔子對喪葬禮儀較為熟悉,面對改革所帶來的「禮樂崩壞」局面,他極力提倡「復禮」。認為:孝道在人們道德修養中是頭等重要,而孝的標準是「禮」,以禮制促進孝行,孝行則不能違禮。同時又提出孝道「為仁之本」,只有盡心孝道,才能廣施以仁。而「仁」就是愛人,「仁」的標準也是「禮」,只有按禮的要求辦事,才稱得上「為仁」。那禮是什麼呢?據《說文解字》說,原意是「敬神求福」,這反映了人與神的關係,後來和神權政治相結合,發展成貴族等制度的親疏、尊卑、貴賤、上下的嚴格劃分,是維護社會秩序的禮儀和道德規範。

治喪以哀為主
孔子主張以禮治喪,強調哀,認為料理父母喪事,要做到真正的悲哀,甚至認為哀比禮還重要。因為辦理喪事只是一系列的儀式,如果治喪沒有悲哀,儀式就算再周到,也是不合於禮。這也表示孔子闡明禮法重質不重形式的道理,認為只要表現內心的哀痛悲傷,不必過分重視外在的虛偽形式。

主張儉葬
孔子主張治喪要量力而行,且反對陪葬珍貴器物,主張使用專門為陪葬而製的明器,認為明器是神明之器,既能表現對死者的恭敬,且不破費。孔子更反對人殉葬,也痛恨用 俑 殉葬。

提倡三年葬
居喪守孝三年,相傳始於堯、舜時期,但在西周時並不流行。為什麼要三年呢?孔子的解釋是說:小孩子出生以後,要在父母的懷抱才能生存,三年以後,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,所以守孝三年,正是報答父母懷抱之恩。

孟子的厚葬思想
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孝道、仁愛思想。但在喪葬問題上,似乎偏離了,認為厚葬父母才算是孝,才符合禮。否則,就是不孝,就是「非禮」。這對後來的厚葬風氣興起有很大的影響。

荀子的「立中制節」思想
所謂「立中制節」是指要適中,不宜過度。荀子認為禮,是謹慎辦理人的生事與死事。生是人生的開始,死是人生的終結,而終與始能夠都辦好,就實現人道了。故正人君子對待生事要愛敬,對待死事要哀戚,敬始而慎終,便是孝子之德、聖人之道,就符合禮了。

荀子也主張三年喪,認為:子女為父母居喪守三年,正是秤量人情的輕重。

arrow
arrow

    接近天堂的樂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